●电影《八女投江》的冰天雪地 (一)


《八女投江》摄制组是秋天进驻东北小北湖的,那里的美景和我们拍摄的惨烈故事将形成巨大的反差。

从赤峰回来后,不久杨光远导演再次找到了我,递给我一个剧本《八女投江》想让我和陈布谷做这个片子的联合美工,并兼任影片的特技设计。另外,杨导说前期还要协助沈华芬(副导演)选一下演员。

《八女投江》讲的是1938年春,在日寇控制下的东三省,小学教员冷云不能忍受亡国奴的生活,于是与身为伪警长的汉奸丈夫孙汉奇决裂,毅然离家出走,参加抗日联军。在抗联,她成长为一名刚强的战士,与其他女兵们一起为抗日而战斗。一次日军对抗联实行三面包围,在乌斯浑河畔,冷云等八位女兵为了掩护大部队突围,主动在敌人一侧打响,直到最后一颗子弹打完,敌人渐渐逼近时,她们手挽手,从容地走向滔滔江水之中。这就是历史上的八女投江。

沈华芬副导演,是演员出身,年轻时出演了《苦菜花》中的杏黎,曾给观众留下过很深的印象。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《八女投江》是沈华芬改做副导演的第一部片子。我们第一站就去的是北京煤矿文工团,去看一个叫张凯丽的话剧演员。当年的凯丽清痩,皮肤白晰,说话还有点东北口音。人很谦和内敛,很适合《儿女投江》中的主角人物冷云。(八女中唯一有文化的抗联战士),凯丽的气质和冷云形象真的很接近。


沈华芬(左一)、演王惠民的演员(左二),这也是我们一起选中的八女中最小的一位小演员。

二号人物杨桂珍,是个美丽丰满,泼辣热情的东北大妞,杨导演决定让刚刚分配到八一厂的,也是戏剧学院的毕业生岳红来出演,当时的岳红刚刚凭《野山》中桂兰的角色,获得了第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最佳女主角。其它演员基本上都是在东北哈尔滨话剧团解决的。八女中的第八位抗联战士是位朝鲜族姑娘。剧中的戏份不多,可也是八女之一啊!当时我的前夫艾端午的弟弟艾轩,正在交往的女朋友空姐张越,虽然是四川自贡女孩。可是我怎么看她都象个朝鲜族姑娘,我和导演说了我的发现,杨导说:"叫她来试试镜头",居然一下子通过了。很快八女都选齐了。


左起:杨桂珍(岳红)、王惠民、胡素芳、冷云(张凱丽)在投江前最后一场激战的剧照。

《八女投江》摄制组在哈尔滨停了几天就进驻了兴凯湖的小北湖一带进行拍摄。我记得我们住在一个林场宿舍。脚下是长年不化的大冰坨子,呼吸都可以使眉毛很快结成白霜的寒冬。伙食是纯东北饭,天天都有酸菜粉,每晚都有大碴子粥。我非常喜欢酸菜粉,一顿能吃三大碗。

我和陈布谷的分工是,她主要负责搭景,我负责人物造型。在人物造型我是有想法的,八女毎个人我制画了人物造型图。比如八女中胡秀芬的短头发,当时那个女演员不太愿意剪得那么短,我不由分说的坚持,最后她还是配合了。还有八女中的另外一个女演员,我的设计是她要从始至终地戴着一顶缴获日军的帽子,她也有点不高兴。的确不如不戴的好看,可是为了八女之间的造型不雷同,我也一味坚持了,最后的银幕效果证明我是对的。

冷云在影片中有一场在雪地里临产的重头戏。拍摄的前一天杨导找到我问,能不能让道具准备一个死婴模型?我问道具组,他们说没有现成的,也没带做模型的材料,说是北京厂里道具库房里能找到,不过再寄到拍摄现场,最快也要十几天吧。我把实情告诉了杨导,他说:"天气预报说明后天有大雪,我们等了好几天了,就想拍冷云在大雪纷飞中生产啊!"我想了想说:我试试吧。"


这就是拍摄"冷云雪地生产"的外景地。为了给那个小女婴送行,我那天特别戴上了一顶白色帽子(右起二)。雪,整整下了一天。

就这样,找一具死婴的工作又历史地落在了我肩上了。我必须到哈尔滨市医院找具被丢弃死婴来完成这个镜头。我和制片主任一说他马上同意,给我派了一辆卡车。

等我从市里回到了驻地,天已经黑了。 当我从卡车上抱下那个死婴时,她已经冻成冰块了。 雪在月亮下反着白光,显得漫无际涯的空洞,远山是虚无,天地是虚无,只有我和这小小的死婴似乎在真实地移动。我担心同屋的陈布谷害怕,也怕屋里太热,我去食堂借了个大铝盆把死婴就扣在了我们的窗户底下了,上面还压上了一大块煤块,那夜的雪一直不停……

第二天的天仍然是阴沉沉的,雪不见小,我们吃完早饭,一辆戴有防滑链的大客车向夹皮沟拍摄现场进发。谁也不问死婴道具的准备情况,我也懒得向杨导汇报。我悄悄地把大铝盆放在我脚下,上面盖着一块我从服装组要的蓝印花的包袱皮。叮嘱跟随我的战士小张带上一暖壺的开水说:"记住,谁要水都不给喝!"车窗外的飘着冷冷的,陌生的雪,谁也不知道我脚下的铝盆中那一起一伏的冰块女婴,我用脚紧紧地夹紧铝盆,山路太颤了,撞击声犹如狂诉一个魂灵的悲哀⋯⋯


我和陈布谷(左一)在哈尔滨向当年抗联老战士请教《儿女投江》中有关置景和人物造型。



<<-----返回目录

呼鸣讲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