●李姨,我仍然是迷途的羔羊


李姨1940年毕业于北京私立慕贞女子中学。是一所基督教的教会学校

李姨,全名叫李佩珍,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。她家是我们家的邻居。李姨家里有五个孩子:王孟林、王孟华、王平、王和、王昭。她们家就在我家旁边,也是我去的最多的一家。可能因为是她家是在大夫宿舍的第一家,所以她们家的窗户都比其它几家要多出几扇。一进她们家总是很明亮,一个大长桌子上,大盘小碗的反正总是有盖好的剩饭,谁饿了谁吃。李姨似乎总是坐在一架老式缝纫机前补着衣服。孟林哥通常是在大长桌子一头摆弄一个从未完成的矿石收音机,手中的焊枪冒着小烟儿,味儿很奇怪。孟林和孟华比我大好几岁,我一般是找王平和王昭去玩……


这是李姨家的全家福。(左起)第一排:王昭、王平、第二排:李姨、王伯伯、第三排:王和、王孟林、王孟华

李姨的丈夫王士凡伯伯,大部分时间都在他的小书房看书,他书房的书很多,许多都是外文书。王伯伯也是总院的国民党留用人员,是心脑血管的专家。李姨是教会护士学校毕业的,在协和医院当过护士,后来因为身体的原因就不再上班了。李姨有双慈祥的大眼睛,一笑有两个深深的酒窝,头发盘在头上,身上通常是两件宽松的棉布旗袍换着穿,一件是海蓝色,一件是月白色,显得平实又干净。我们孩子们常在李姨家门口外玩,那儿有一棵很粗的大柳树,每天早上都能见到李姨把落下的叶子扫干净,无论春夏秋冬。


1960年小弟呼波出生。生在困难时期,我妈妈又去了四清工作队,多亏了李姨一家人无私的帮助

我的二弟呼波刚刚一岁多,妈妈就去了乡下的四清工作队,李姨帮助照看过呼波。就在我妈妈不在时我生病了,李姨给我煮了两颗汤心鸡蛋还淋上酱油给我送来,本来不想吃饭的我三口两口地吃了下去,真香啊!一直到现在每当我吃鸡蛋蘸酱油时还常常想起李姨。李姨还教过我们圣经中的赞美诗,等多少年后我出了国,曾经在悉尼的圣母大教堂听到了这首歌,我的眼泪怎么也止不住了……


1961年的国庆节李姨和她的侄女,还有李姨家最小的孩子王昭在北海留影

我们院儿小孩的衣服大部分李姨都给补过。她还常常接济生活困难的人。就是这样一个好人,文革一开始就被人把头发剪的乱七八糟,旗袍也不见了。李姨被反复揪斗批判后,最终还是进了监狱。同时,全家人都被发配了外地,直到四人帮倒台,全家才又回到陆军总院。王伯伯后来还是总院的副院长。


记得她对我说:“不要装饰自己的外表,要丰富自己的心灵,永远不要拜偶像……”

1979年我考上了天津美院,李姨还买了我最爱吃的萨其玛为我送行,为我祈祷。至今我还记得她总对我说的那句话:“我们都是迷途的羔羊……”李姨已经去世好多年了。我有时在悉尼超市购物之后,在回家的路上,我真的像只迷途的羔羊,不知不觉地会走进那座圣母大教堂,静静地坐上一会儿,和上帝,和李姨说说心里那些自己吃不准的事儿。


李姨和王伯伯的合影



<<-----返回目录

呼鸣讲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