●我斗胆解放了一批图书


1971年冬,我和侯兵(文化干事),魏敏捷(保密员)。非要把身边李俊先(医生)的眼镜带上,看我乐得那样儿⋯⋯

1972年底,终于把图书基本整理出来了。我去了天津最有名的劝业场买来了借书证和借阅卡片,还用政治处的文体经费骑车到新华书店买了一批新的图书。那时候的图书真是少得可怜,都能数得过来,整个新华书店就是那几本书:《金光大道》、《艳阳天》、《沸腾的群山》、《激战无名川》、《欢乐的小凉河》、《中国简史》、《鲁迅全集》……什么的。我自己斗胆做主,又解放了一批图书。只要是和抗日战争有关的内容,还有列宁同志喜欢过的书……,我全给解放了。记得被我解放的有:《苦菜花》、《朝阳花》、《林海雪原》、《龙须沟》、《红日》、《红旗谱》、《红楼梦》、《荷塘月色》、《高高的白杨树》、《卓娅和舒拉的故事》、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、《地下的笑声》……当然还有鲁迅先生所有不同时期和不同版本的著作。还有一些文化补习的教课书, 比如《物理》、《初级化学》、《数学》等。


七十年代宣传画

说起学文化的事儿,文化干事侯兵对我最关心。她给我补习过数学和化学。我是文革开始时,刚上小学三年级。之后,无论是停课闹革命还是复课闹革命,再加上学工、学农、拉练,基本上就没学过什么文化课。确切地讲我是连小学都没有毕业的文化水平。我主动向上过高中的侯干事请教文化课,侯干事一口答应了我。她很耐心,先让我复习数学,到了小数点的乘除法,我怎么都弄不清,怎么都学不会了。侯干事只好又教我化学。化学我觉得比数学有意思,侯干事叫我先背诵化学元素的周期表。我可是费大劲了,还不错,整整不到一年。我就背会了!并且永远都沒忘记。今天,我有时在悉尼的山上的工作室,画着画着,突然想起了这个周期表,就能大声的背上一段⋯⋯每每这时,我总是会思念起已经去世的侯干事……


呼鸣油画《二、四、六是女澡堂开放日》

图书馆一进门最显眼的位置,我先摆上了两书柜的马、恩、列、斯、毛的著作,不上锁可以随便翻阅。可惜的是,就是在那个年代,进图书馆能直奔那个不上锁的书柜去阅读的同志,向毛主席保证,我一直没有遇到过一位。但是我很清楚,如果没有这两个书柜,万一上级领导来审查,那是绝对不会批准我开放图书馆的。

记得那时,我先把一块刨平了的木板刷了两遍透明漆,然后,蘸着绿漆用隶书体写上"图书馆"三个字。我十分得意地把它挂在图书馆大门旁。可没几天,就被新领导指示摘下来了。他要我改成"政治图书馆",说,“政治处的图书馆当然要叫政治图书馆了,这是原则问题,马上改过来!” 没办法,我只好把木板翻过来,又刷上白漆蘸着红漆,用仿宋体写下了"政治图书馆"。有意思地是,当这块牌子掛上不久,新领导就被提升上调走了。他一走,我立马儿又把图书馆的牌子翻了过来。我就喜欢 “图书馆” 这仨字儿,因为我觉得馆里不仅仅只有政治书啊。可是六年之后,等我离开了政治处后,那块图书馆的牌子又被翻过来了,还是那白底儿红字的"政治图书馆"⋯⋯


这是后来的图书馆管理员刘朝晖,此时图书馆已搬到水榭,小灰楼变成了冰棍房。我一直不明白哪儿做冰棍房不行啊?那些宝贵的图书搬到水榭就不怕受潮吗?心疼啊!

真没想到图书馆的工作这样大量而繁琐。那段时间我几乎没有什么业余时间了。每次在开放图书馆的时候,我都抱着我的闹钟,拿着大串钥匙,远远地就能看到图书馆门外已经有许多人等着开馆呢。其中有借书、还书还有办借书证的。我可高兴啦,觉得自己很重要。我还先后订了《人民画报》、《解放军画报》、《民族画报》、《朝鲜画报》、《阿尔巴尼亚画报》。

那年,我16岁了,浑身好像都有使不完的劲儿!


这是我用过的军用袴包和军用背包带。1971年3月8日,在那天的日记上我写到:今天是"三.八"妇女节,我还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节日,⋯⋯现在世界上还有许多的劳动妇女受着各种剥削、压迫、凌辱。我们有权力,帮助她们起来拿起武器,和帝国主义进行战斗,向她们宣传"枪杆子里面出政权"的真理,早日实现全球一片红⋯⋯

我虽然丢失了米开朗基罗,可是现在我又有了三本自己剪贴的电影明星。我又进行了新一轮的临摹。同时我又开始疯狂地帮科室出黑板报。那一阵,我用粉笔配出了一个脸的颜色,打好?子后,再用毛笔勾出人的五官,效果很好。我是屡试不爽啊。我去的最多的科室有:妇产科、五官科、外一科、药局还有手术室。


那年是毛主席的"六.二六"指示发表十周年的纪念日。在二五四的大礼堂里举行各科室的黑板报比赛,我乐此不疲地几乎在每个科室的板报上都画过,题头尾花之类的装饰。

在去往大食堂的路上,会路过一片甚为壮观的黑板报专栏墙。十几个科室的黑板报都在那里展示,大有相互比赛的意思。我每次匆匆走过这片黑板墙,都会得意地发现,许多科室的题头装饰都有我的画。在黑板报上的美术字写的最好就是五官科,因为五官科里有个何义翔,何医生是我在美术字方面的启蒙老师。何医生也是一个极具人格魅力的人,这是后话……


这是我收藏的部分资料,当年经常参考,用于画黑板报和宣传栏。



<<-----返回目录

呼鸣讲故事